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債務人不履行和解協議,債權人可按和解前的債權主張權利
來源:遜克縣人民法院 作者: 發表時間:08-09 15:24

和解協議是當事人為解決糾紛所達成的、就雙方權利義務進行重新約定的協議。近期,北京一中院審理了一起因和解協議引發的民間借貸糾紛,經過審理認定,債務人未履行和解協議,系對和解協議的根本違約,債權人可以按照和解前的債權債務關系主張權利。

(圖源網絡 侵刪)

基本案情

2016年10月15日,林林就130萬元借款向阿文出具了借條,載明:今從阿文處借現金130萬元,借期8個月,月息2%,利息逐月付,借期從2016年10月15日算起。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林林及其配偶晶晶共計還款66.2萬元。

2019年1月23日,阿文以民間借貸糾紛為由將林林、晶晶訴至法院。

訴訟中,阿文與林林達成了和解協議,林林向阿文作出如下還款承諾:1.于2019年8月31日前支付30萬元;2.于2019年11月30日前支付50萬元;3.于2020年2月28日前支付10萬元。阿文在和解協議中承諾撤訴。

2019年8月1日,該案以阿文撤訴予以結案。

和解協議簽訂后,晶晶于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間分12筆向阿文轉賬66萬元。剩余款項,林林、晶晶至今未清償。

時間

實際還款金額

2019年9月27日

2萬

2019年10月28日

28萬

2020月1月10日

3萬

2020年1月20日

2萬

2020年3月19日

5萬

2020年4月17日

5萬

2020年5月15日

5萬

2020年6月16日

5萬

2020年7月15日

5萬

2020年8月17日

3萬

2020年9月30日

2萬

2021年2月8日

1萬

2021年,阿文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林林、晶晶按照原借條的約定,償還尚未支付本金及利息。

林林、晶晶則認為,應按《和解協議》確認需要繼續支付的欠款數額。

法院裁判

首先,關于該《和解協議》效力的認定?!逗徒鈪f議》系林林與阿文在前案訴訟過程中,為解決雙方糾紛所達成的、就雙方權利義務進行重新約定的協議,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應為有效。

依據《和解協議》的內容,《和解協議》同時約定了雙方應承擔的義務,林林一方的義務是分期償還借款,而阿文的義務是撤回案件的起訴,雙方的義務具有明顯的對價性。

其次,林林一方是否違反了《和解協議》的約定以及由此導致的法律后果。在簽訂《和解協議》后雙方均應當依據協議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依據《和解協議》的約定,林林一方應按照約定的時間安排進行還款;阿文應撤回起訴。

《和解協議》簽訂后,阿文依約撤回了起訴,但林林一方并未依據《和解協議》按期足額付款?!逗徒鈪f議》約定林林一方應于2019年8月31日前支付30萬元,但林林一方于2019年9月27日還款2萬元,存在明顯的超期;《和解協議》還約定,林林應于2020年2月28日前支付完畢90萬元,但遲至2020年9月30日,林林一方一共還款65萬元,直至本案一審起訴(2022年2月)時,林林一方仍未完全履行《和解協議》的約定。因此,林林一方違反了《和解協議》的約定,導致阿文簽訂《和解協議》的目的已落空。在此情況下,阿文就《和解協議》享有單方解除權。

阿文在一審訴訟時已明確提出了解除《和解協議》且按原始債權債務數額變更了訴訟請求,代表阿文行使了單方解除權,表明其已不再履行《和解協議》。據此,可以認為,林林一方、阿文2019年7月19日簽訂的《和解協議》實際上已解除,對雙方不再具有法律約束力。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和解協議》的簽訂反映了雙方解決糾紛的良好愿望?!逗徒鈪f議》簽訂時,林林一方實際尚欠阿文的本金及利息數額較《和解協議》約定的90萬元相比高出幾十萬,阿文在林林一方未依據《和解協議》進行支付時即撤訴,反映了阿文為解決雙方糾紛所作的讓步以及對林林一方的信賴。在此情形下,無論是基于協議的法律約束力,還是基于誠實信用原則,林林一方均應當依據《和解協議》的約定及時全面履行相應義務。在林林一方未及時全面履行義務的情況下,若仍要求阿文必須履行《和解協議》,以《和解協議》作為認定雙方欠款數額的依據,顯然違背民法的公平原則與誠實信用原則。

綜合上述分析,該《和解協議》對各方已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應當依據林林及阿文原有的債權債務情況,按照林林一方實際還款數額確認應繼續支付的借款本金及利息。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條: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法官說法

和解協議是當事人為解決糾紛所達成的、就雙方權利義務進行重新約定的協議,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應為有效。我國現行法律并未將和解協議(合同)作為一類有名合同進行規定,故和解協議當受合同的一般規則及民法基本原則的規制。

實踐中,和解協議可以由當事人在訴訟中達成,亦可在訴訟外達成。訴訟中達成的和解協議一方面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產生合同法上的權利義務,另一方面往往約定了一方當事人撤訴的義務,進而產生訴訟法上的后果,即案件的審結。和解協議中約定的義務往往具有明顯的對價性和有償性,因此雙方均應當依據和解協議的約定全面及時履行各自的義務,以促成糾紛的最終解決。

民間借貸糾紛中,許多債權人為了促使債務人盡快還款,往往會對債務的本息做出一些讓步并簽訂和解協議,在此情況下,債務人應當依據和解協議的約定及時履行債務,若債務人遲延履行債務導致和解協議的目的無法實現,債權人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權,解除和解協議,使和解協議失去法律約束力,并按照和解前的債務主張權利。

因此,和解協議并非一簽了事,和解協議的簽訂只是雙方化解爭議的開始,只有全面履行和解協議才能將雙方的糾紛徹底解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行為將可能導致和解協議被債權人依法解除,從而使債務人不再享受因和解協議所獲得的利益。因此,誠信履行和解協議才能真正化解糾紛。

【責任編輯:admi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
    农村中国幻女4一6特级毛片|欧美A级V片高潮喷水|国产A∨国片精品青草视频|欧美三级2019零一轩手机站|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20..